如果你因“未加班”而遭遇績效考核扣分或降級,這涉及勞動法中的自愿加班原則、績效制度合法性及工資保護問題。以下是關鍵分析和維權(quán)建議:
?? 一、公司能否因“未加班”降低績效?需滿足合法前提
1. 加班自愿原則
2. 績效制度需合法有效
二、績效被扣的常見違法情形
以下情況公司可能構(gòu)成違法:
1. 無制度依據(jù):公司無書面績效制度,或制度中未將加班與績效關聯(lián)。
2. 程序違規(guī):制度未經(jīng)過民主程序或未公示,員工不知情。
3. 變相懲罰:以“未加班”為由克扣績效,實為變相強迫加班(例如:正常完成工作仍因拒絕加班被扣分)。
4. 惡意考核:故意設置無法完成的任務,迫使員工“自愿加班”。
三、維權(quán)步驟與證據(jù)收集
若績效因未加班被扣,可采取以下行動:
1. 核查制度合法性
2. 溝通與申訴
3. 勞動監(jiān)察與仲裁
> 關鍵證據(jù)示例:
?? 四、特別注意事項
1. 綜合工時制:若崗位適用綜合工時制(如建筑、運輸業(yè)),加班時長按周期總工時計算,但平均每月加班仍不可超36小時。
2. “自愿加班”陷阱:公司以績效考核變相要求加班,但未審批的“自愿加班”無權(quán)主張加班費,需警惕公司借此規(guī)避責任。
3. 解雇風險:若公司以“績效不合格”為由辭退,需證明已培訓或調(diào)崗,否則屬違法解除,可索賠2N賠償金。
總結(jié)
公司僅因你“未加班”降低績效是否合法?需看制度是否合理、程序是否合規(guī)。若制度無依據(jù)或加班非必要,你有權(quán)通過申訴、勞動監(jiān)察或仲裁維權(quán),重點收集制度文本、考核記錄及溝通證據(jù)。 若公司以績效為名行強迫加班之實,法律會優(yōu)先保護勞動者休息權(quán)與報酬權(quán)。
轉(zhuǎn)載:http://xvaqeci.cn/zixun_detail/420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