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針對“110績效考核工作目標”的系統(tǒng)化設計方案,結合公安機關職能特性和通用績效管理原則,從目標設定、指標分類到實施流程進行綜合梳理:
一、核心績效目標體系
110工作需兼顧效率、質量與協同,目標體系分為四類核心指標:
1.接警
以下是針對“110績效考核工作目標”的系統(tǒng)化設計方案,結合公安機關職能特性和通用績效管理原則,從目標設定、指標分類到實施流程進行綜合梳理:
一、核心績效目標體系
110工作需兼顧效率、質量與協同,目標體系分為四類核心指標:
1. 接警效率目標
響應時效:10秒內接聽報警電話率 ≥95%(考核周期:月度/季度)
派警準確率:基于警情分類的處置指令準確率 ≥98%(數據來源:接警系統(tǒng)日志)
緊急響應達標率:重大警情(如刑事、急救)派警至處置單位時間 ≤3分鐘
2. 服務質量目標
群眾滿意度:通過回訪調查,滿意度 ≥90%(考核方式:第三方抽樣)
投訴率:有效投訴 ≤0.5%(定義:因態(tài)度、失誤導致的投訴/總接警量)
信息完整度:報警人、地點、事件類型等關鍵信息錄入完整率 ≥95%
3. 處置效能目標
協同響應率:跨部門協作(如消防、醫(yī)療)指令傳達及時率 ≥95%
重大警情規(guī)范處置率:按預案執(zhí)行的警情占比 =100%(如綁架、爆炸類)
重復報警率:因處置未閉環(huán)導致的重復報警 ≤5%
4. 能力建設目標
培訓達標率:年度應急處突、法律知識培訓完成率 100%
系統(tǒng)操作熟練度:新接警員3個月內操作考核通過率 ≥90%
二、目標設定方法與原則
1. SMART原則應用
具體性(Specific):如“10秒接聽率”而非“提升響應速度”
可衡量(Measurable):所有目標需量化公式,例:`派警準確率 = 正確派警數/總派警數×100%`
可達性(Achievable):基于歷史數據(如過去半年接聽率92%→目標95%)
相關性(Relevant):目標需對齊公安“快速反應、生命至上”核心使命
時限性(Time-bound):分月度、季度、年度評估周期
2. 目標分解邏輯
mermaid
graph LR
A[公安年度戰(zhàn)略] --> B[指揮中心核心目標]
B --> C1[接警效率]
B --> C2[處置效能]
C1 --> D1[10秒接聽率]
C2 --> D2[協同響應率]
D1 --> E[個人考核:接線員接聽速度]
D2 --> F[團隊考核:跨組協作時效]
3. 數據支撐與系統(tǒng)化
通過接警系統(tǒng)(如GIS定位、錄音分析)、群眾回訪平臺自動采集數據
避免主觀評分,采用客觀系統(tǒng)日志(如派警時間戳、信息錄入校驗)
三、實施流程關鍵點
1. 目標溝通與認同
通過“三上三下”溝通:部門提目標草案 → 民警反饋 → 班子審定
簽署《績效承諾書》明確責任(例:接警員承諾10秒接聽率目標)
2. 動態(tài)調整機制
遇重大事件(如自然災害)時,經審批可臨時調整權重(如效率權重↑、培訓權重↓)
3. 結果應用
激勵:接聽率連續(xù)3月達標者,優(yōu)先評優(yōu)+獎金
改進:投訴率超標的團隊,需提交整改方案并復訓
四、常見誤區(qū)規(guī)避
? 唯速度論:避免僅考核接聽速度,忽略信息準確性(需平衡效率與質量)
? 數據孤島:打通110系統(tǒng)與處警單位數據,避免信息重復錄入
? 重罰輕教:對未達標者優(yōu)先輔導而非處罰(如新員工操作不熟需導師制)
> 案例參考:某市110指揮中心將“群眾滿意度”權重從20%提至35%后,投訴率年降40%,證明服務質量目標與群眾信任強相關。
總結:110績效考核需以生命救援時效性與公眾安全感為核心,通過量化目標、系統(tǒng)化數據采集、動態(tài)調整機制,實現“快準穩(wěn)”的警情響應閉環(huán)。目標設定應始終錨定社會效益,避免陷入機械式指標考核。
轉載:http://xvaqeci.cn/zixun_detail/428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