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yè)的經營中常出現(xiàn),表面上看起來都在按流程辦事,但真到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好像誰都沒有責任,老板成了最后的責任人。比如生產部、PMC部、技術部、品質部,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流程,但是相互不集成不共享,各個部門的流程,都像一個一個的信息孤島,流程文件反而成為了推諉扯皮的依據,為什么會這樣?有四大原因。
一、制定流程以權利為核心。在企業(yè)發(fā)現(xiàn)了許許多多這樣的流程,比如PMC部門制定的流程,體現(xiàn)的更多的是對采購對業(yè)務對生產的管控,其實部門設計流程文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于客戶,服務其他的部門和同事,以便提高組織效率,因此流程設計的初衷是服務,而不是管控。
二、流程設計沒有責任主體。很多流程都是跨部門的,而這些部門從行政級別上,又都是平行部門,當流程中,某個節(jié)點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究竟誰來負主要責任,誰來牽頭解決這些問題,誰來總負責優(yōu)化這些流程,誰來總負責監(jiān)督這些流程的執(zhí)行情況,流程設計中卻又沒有責任主體的出現(xiàn)。
三、流程粗而不精、全而不細。管理者設計流程的時候,大都以權利為中心,其次是沒有責任主體,這樣就會導致第三個問題的出現(xiàn),流程粗而不精,全而不細,以權利為中心,就會想著如何管控,哪里有失控點,就又再制定相關的流程文件去管控它,所以流程文件越來越多,試圖通過管控好別人來滿足自己的工作需要,因此會導致流程很粗放,看起來很全面,但細節(jié)上有沒有做到位。
四、流程的信息傳遞過程太復雜。很多企業(yè)里面的物料申購異常,計劃下達等,很多的流程都是非常復雜,當信息傳遞的過程當中變得無限長以后,就會像車間的生產線一樣,工藝路線越長,就意味著各個環(huán)節(jié)出錯的幾率就很大,那也就意味著責任在不斷的分解,就容易出問題。
轉載:http://xvaqeci.cn/zixun_detail/126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