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高效能問題分析與解決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Syllabus
高效能問題分析與解決
課程時間:2天課程
課程背景
尷尬現(xiàn)狀:
1不善于挖掘問題,就抓不住關鍵問題,甚至讓假問題搞暈自己;
2不善于表達問題,就會說了也白說,甚至還不如不說;
3不善于解決問題,就會做了也白做,甚至還不如不做;
課程收益
1、通過對“問題分析與解決”思維模式的訓練,以及面對問題應樹立正確的態(tài)度,達到調適學員面對問題時常常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害怕問題、回避問題、掩蓋問題)的目的。
2、通過五大技能的學習和認知,幫助學員一次性建立起正確的“問題意識”(矛盾觀):提出問題永遠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3、通過系列思維方法和分析工具的學習,快速提升學員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定性問題的綜合能力。
4、通過系統(tǒng)學習不僅能夠解決問題,而且還能夠使你獲得領導的賞識、贏得下屬的敬重。
課程特色
1、提供全程案例教學方式,使學習效果*化,保證案例的經(jīng)典性與可靠性。
2、運用系統(tǒng)化方法傳授問題解決、決策制定流程,積極運用個案討論與演練來鞏固學習效果。
3、導師能夠以嫻熟的技巧來引發(fā)學員的深度思考。
4、安排60%時間課堂練習,現(xiàn)場輔導,確保學員現(xiàn)場能夠掌握工具的應用。
5、提供并協(xié)助運用“問題分析與解決”的各式表格及學習工具。
學習對象
1、中高階管理人員;管理者儲備人員
2、本課程設計可以針對不同的學員對象加以調整與定制,也廣泛適用于各部門普通工作人員。
課程大綱
模塊一: 問題概述 時間4.5小時
事件導入:大家先討論什么是問題?每個人對此有何認知?
一 | 問題定義
1什么是問題
l 現(xiàn)場選擇問題案例進行深度解析,引導學員從現(xiàn)實中體會問題的本質特征
2問題特征:關聯(lián)性 兩面性 亟待解決
3課堂練習:鞏固知識點,引出問題分類的課題
二 | 問題分類
1分類維度
目的維度:恢復原狀型問題 追求理想型問題
時間維度:恢復原狀型問題 防范潛在型問題
2問題類型關系:恢復原狀型問題 防范潛在型問題 追求理想型問題
3問題分類的價值意義
4課堂演練:識別問題類型,掌握問題類型對我們實際解決問題有什么價值
三 | 如何解決恢復原狀型問題
1案例研討:某人頭疼非常厲害,我們應該怎么處理這個問題?
匯總大家的意見,進行科學的理性引導
2引導出:解決恢復原狀型問題的基本步驟
3提煉出:解決恢復原狀型問題的結構模型
思考路徑
問題分析
4問題分析模型:
案例導入:…….
歸納提煉:問題分析的基本技巧
5問題分析時注意事項
嚴格確定好因果關系
出現(xiàn)的結果是現(xiàn)象還是原因?
有些問題“分析原因”不是主要課題
6課堂練習。。。。。。。
四 | 如何解決防范潛在型問題
1案例導入。。。。。。
提出“未雨綢繆防范未然”概念
2課堂演練:這些事情是問題嗎?如果是問題,應該從哪里著手?
3防范潛在型問題的思考路徑
從實際案例切入。。。。。。
路徑1:從事物狀態(tài)入手
路徑2:從外部環(huán)境入手
4現(xiàn)場演練。。。。。。
5注意事項:預防只能降低概率 可控誘因與非可控誘因 危機管理不是緊急處理
五 | 如何解決追求理想型問題
1案例導入。。。。。。
這些事情是問題嗎?如果是問題,與上面2類問題有什么區(qū)別?
2課堂演練。。。。。。
分組呈現(xiàn),導師點評,進行科學的理性引導
3追求理想型問題的解決步驟:
步驟1 明確目標
步驟2 盤點資產(chǎn)
步驟3 制定計劃
4你能選擇一個正確的理想嗎?
價值觀
外部環(huán)境
5注意事項
理想不能從現(xiàn)狀中分析出來
手段與目標,不能混淆
單元總結
模塊二: 問題分析 時間4.5小時
情景導入。。。。
一界定問題
1首先回答3個問題
1發(fā)生了什么?【背景+痛點】
2現(xiàn)實狀態(tài)是什么?R1
3期待狀態(tài)是什么?R2
實際場景演示:。。。。。。。引導出下面的模型結構
2框架模型
模板導入。。。。。。
4要素深度解讀
3怎么聚焦課題
4怎么表達問題
表達模板導入。。。。。
問題表達模板使用練習
5問題沒有結構怎么辦?
外展推理定義
如何外展推理?
二結構分析
從信息資料入手
設計【診斷框架】:時間 空間 重要性
導入案例:有個人頭疼不知道原因就無法醫(yī)治。那怎么辦?
如何從時間角度設置結構?
如何從空間角度設置結構?
如何從重要性角度設置結構?
使用【診斷框架】
導入情景:應該在什么時候建立哪一種框架呢?是深入研究框架的全部呢?還是研究局部呢?這個取決于:對所要分析的目標領域了解多少。
使用步驟:
1面臨問題:
收集與建立診斷框架有關聯(lián)的資料,證明構成要素以及相互關系。
這時候就可以提出自己的見解,并對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提出猜測(假設)。
接下來,再圍繞猜測(假設)再收集相關信息資料即可。
2分析方法
第一步:收集資料---繪制系統(tǒng)流程圖
第二步:繼續(xù)深入收集資料:應該收集“與分析有關聯(lián)性的資料”
技巧方法:1先確定資料;2分配收集任務;3制定時間表;4估算收集費用
第三步提出解決方案:可以使用【邏輯樹】的方法尋找解決方案。
分析工具:MECE 邏輯樹
1分析的本質就是MECE
拆解---分類---相互關系
靈光乍現(xiàn)
中西合璧合二為一
2邏輯樹
工具模板導入。。。。。
將工作細分為一些利于操作的部分;
確定各部分的優(yōu)先順序;
明確地把責任落實到個人。
單元總結
模塊三: 解決方案 時間2.5小時
情景導入。。。。
一切準課題本質
案例分析:開錯處方
關鍵在于設定出本質性課題
1如何設定具體準確的課題
案例演練: 是否帶雨傘不是本質性課題
設定課題標準模板
設定課題7個方向
2一個課題如何產(chǎn)生多個方案
現(xiàn)場測試:如何將200ml的水倒入100ml的杯子
案例剖析:高德導航的多個方案
為什么同一個項目,一個人只能得到一個方案,另一個人卻能得到多個方案呢?思維模式的不同:專注型與結構型
策略步驟
1) 明確具體課題
2) 基礎數(shù)據(jù)+結構+運算
二評價替代方案
案例剖析:。。。。。。。。
1評價原則
不做評價,羅列所有替代方案
確認替代方案是否有效
2評價流程
2-1基本要求
A. 評價標準必須明確具體
B. 評價過程透明度要高
2-2正面積極評價
購車案例導入。。。。。。
評價指標類型
1) 決不讓步的【硬性剛需指標】(必須項目)
2) 可有可無的【軟性改善指標】(優(yōu)先項目)
評價步驟
案例分享,深度解析,引導出評價4步驟
第一步:先給期望項目打分(評分比重)
第二步:再給每個替代方案評分
第三步:各方案得分與評價項目比重分相乘
第四步:積分統(tǒng)計,篩選總分最高項目
現(xiàn)場練習:我對***問題是如何權衡評價項目的,并計算積分,提供決策依據(jù)
2-3負面風險評價
方法步驟:采用防范潛在型問題思考策略
現(xiàn)場練習:如何萃取不確定潛在誘因?
3評價基本工具
腦力激蕩
*
三制定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必備要素:
A. 目標、時間、人員、成本、考核
B. 行動計劃模板表
甘特圖呈現(xiàn)
單元總結
課程總結 時間0.5小時
一結構性回顧課題體系
問題概述(定義+3個類型)
問題分析(界定+分析)
解決方案(多產(chǎn)方案+評估選擇)
二答惑解疑時間
三課后作業(yè):現(xiàn)場采集題目
要求:1著力題目場景,按照課程知識點要求,逐步梳理一遍;
2不求正確與否,但求結構合理有效
高效能問題分析與解決
轉載:http://xvaqeci.cn/gkk_detail/39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