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Syllabus
培訓師發(fā)展課程
1、 選定課題,儲備知識,開始構思課程框架
2、 課程開發(fā),幻燈片設計,素材選擇
3、 試講,調整,逐步流暢
4、 自身還處于學員角色,以學員需要什么,學員提出什么講什么為基礎的階段,案例運用較為生硬,自己認為好的內容聽眾不一定認為好
5、 深入研究這一領域,課程中有了新的思想和見解,懂得了去除什么內容,留下什么內容
6、 課程價值的呈現逐步流暢
7、 以上階段還屬于講課初步階段,一般以課桌式為主,對小組演練,討論,提問,回答問題,控場能力較為薄弱,干擾因素對課程質量影響會比較大,只能標準化按程序授課。
8、 能準確運用各種生活、歷史等案例闡述課程內容,案例與內容結合度逐步提高,說服能力進一步加強
9、 可以開始運用拿來主義思想,對各種老師已成型的案例可以照搬照抄,對各種通用管理理論做出基本解釋和演繹
10、 逐步走向小組式授課,案例、演練等手段運用,課題氛圍逐步走向輕松化。
11、 橫向開發(fā)新課題,新課題開發(fā)能力初步形成,新課開發(fā)時間逐步縮短
12、 ——以上是目前大多數培訓師停留的境界
13、 探索從幾個層面進一步提高課程價值:
1、內容的選擇和案例的運用更加準確;
2、案例分析的效率提高,走出了1小時講一個觀點的低效率授課模式;
3、開始逐步脫離小組式授課,小組授課實際是對授課內容授課方式不夠流暢所采取的低效率授課選擇,屬于老師拉長授課時間,或者內容不夠豐富,為了氛圍而采取的一種方式;提問和學員分享時間逐步減少;授課效率進一步提高;
4、知識邊界進一步擴展,內容中逐步出現都是大多數學員未接觸過的內容為主;
5、幻燈片依賴程度降低;
6、內容卻換能力提高;
7、開始能接受學員的提問;
8、從設計互動到隨意互動,高效率短時間互動;
9、臨場幽默能力提高
10、開始走向學員一分鐘都不愿意離開會場的境界
11、敞開式授課,無需過多的自我保護
12、走出各種炫耀、欺騙、夸張、講自己的故事等境界
13、對內容和案例、評論的適合性把控能力更強
14、接受臨場挑戰(zhàn)的能力提高
15、能兼顧聽眾中的各種主要角色
16、自信心達到一定高度
17、精彩和課程價值能兼顧
14、再進一步拓展
1、對學員層次把握準確
2、只需要提綱,不需要幻燈片
3、脫口秀模式
4、對授課臺型無要求
5、能控制大會場演講模式
6、開始走向從精彩到價值、到思想傳遞的境界
7、坐著授課不影響課程氛圍
15、個人認為授課的*挑戰(zhàn)是:
1、 一般管理理論的精彩演繹
2、 全新管理思想的提出和解釋
3、 有爭議的管理思想的理解和分析
4、 過濾看似正確但幾乎無用的知識點
5、 說服力和說服邏輯的設計
6、 行業(yè)的區(qū)別和把握
7、 老師本身對企業(yè)的理解、對企業(yè)運作的基本理解
8、 風格的建立
9、 走出自己的經驗邊界(認為某些內容是否有用不是依托個人經驗去判定和選擇)
培訓師發(fā)展課程
轉載:http://xvaqeci.cn/gkk_detail/316455.html
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 王漢明
培訓管理公開培訓班
- 企業(yè)文秘、行政助理職業(yè)化訓 何瀾
- TTT企業(yè)內訓師實戰(zhàn)技能提 王竟東
- 九段培訓師 唐平
- 精益人才訓練計劃 彭程
- 建立以需求為導向的量化培訓 許盛華
- TTT內部講師授課技巧訓練 郭藹欣
- 企業(yè)內部講師隊伍建設與管理 覃芹
- 課程設計與開發(fā) 許盛華
- 成功的培訓需求調研 陳老師
- 高階TTT—培訓師的60把 孫彥
- 講師的理性思考與感性表達 許采軒
- 一線員工培養(yǎng)周期縮短50% 陳秀明
培訓管理內訓
- TESTS燃動課堂:結合游 徐春嫣
- 《AI+6D學習項目設計》 劉俊峰
- TTT訓練營:企業(yè)內訓師培 陳小洪
- 《無領導小組討論》 孫倩
- 《校招新員工導師帶教手冊及 孫倩
- 《引導技術》 孫倩
- 《案例萃取與案例教學》 許秀清
- 《SPOT團隊引導師》國際 王延廣
- 一天成課:三步九段式業(yè)務課 陳小洪
- 《內訓師教學互動》 孫倩
- 《AI助力-培訓評估》 孫倩
- 專項內訓師技能提升訓練 李巖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