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圖像思維管理上海公開課程培訓班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Syllabus
培訓目標
1、學習圖像思維的知識模型,營造視覺化的共享空間
2、理解視覺思維的三腳凳,掌握將知識點視覺化的方法
3、擁有更豐富的交流方式,更好地考慮相關者的需求
4、開發(fā)一套可用于日常生活、工作中的知識視覺化工具
職場人經常需要匯報工作和想法,將繁雜的信息和數據,用長篇大論的文章呈現出來,會讓人覺得厭煩,尤其是對時間寶貴客戶、領導而言,他們更希望直觀、一目了然地看到您的核心觀點。但視覺化工具進入職場之后,問題并不難解決。但是,在操作上往往出現以下問題——
. 如何把很多想法和數據,清晰地整理出來?
. 怎樣快速突破“我不會畫”的束縛?
. 如何把零散的點,做成一個形象的整體?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特邀團隊圖像引導師臧賢凱老師,與我們一同分享《圖像思維與知識視覺化》的精彩課程。本課程帶您巡視知識學習的難關,建構加速學習的新框架。運用三種視覺思維工具,通過“視覺練習五禽戲”,克服工具學習的阻力,更好地把各類知識的點、線和面進行視覺化,提升職場人的呈現能力,提高工作價值!
課程大綱
一、你是誰?(換一種模式介紹自己)
二、我的三個視覺故事
三、營造視覺化共享空間
1、動手體驗:峰谷圖
2、小討論:畫著說有什么不同?
四.知識視覺化的好處
1、案例經驗:我把TCL“雙+”戰(zhàn)略視覺化?
2、知識視覺化的三個好處
五、擺脫“知識的詛咒”
1、學海無涯:從外行到內行的距離
2、視覺化的5個跳板
六、視覺思維的三腳凳
1、視頻:喬布斯賴以成名的三件套
2、點:知識點如何視覺化?
3、線:知識點的聯系如何視覺化?
4、面:如何讓人(尤其是外行客戶)整體理解復雜產品?
七、如何把知識“點”視覺化
如何直觀表達想法?如何把文字概念改變轉換成圖像?
1、畫圖法的誤區(qū)
2、三句話掌握把握畫圖法
3、你有哪些關鍵詞想要視覺化?
4、練習快速畫物品、人物、形狀
5、讓想法更直接的視覺詞匯
6、視覺練習五禽戲:5個快速提升視覺能力的練習(根據課程時間選用)
(1)馬爾代夫的海平線
怎樣快速突破“我不會畫”的束縛?
(2)圖像完美風暴
我已經敢畫了,但怎樣畫出與我工作有關的概念和想法呢?
(3)一次只看一條線
我已經會畫基本概念了,但怎樣快速畫出我要告訴別人的這件東西呢?
(4)你演我畫
我已經能畫單個東西了,但怎樣快速把工作場景中人的動作畫出來呢?
(5)還有呢?
八、如何把知識的線(相互聯系)視覺化
問題:如何讓人看到點的相互聯系
(connected,互聯網思維的核心?。??
1、案例:互聯網思維與傳統(tǒng)思維的區(qū)別
2、用三句話掌握“組件法”:
3、小組練習:用組件法做一個流程
(1)小組成員分頭把想到的關鍵點分別寫在一張便利貼上
(2)盡量把便利帖的上端空著,畫一幅小圖
(3)大家一起,移來移去,讓不同意見流動起來
(4)當意見統(tǒng)一之后,畫一些線條和圖示,確定下來。
4、知識視覺化的三大類型
5、知識視覺化的八大結構
九、如何讓知識的面(整體)視覺化
問題:如何讓人理解復雜知識的整體?看到系統(tǒng)的全局?
1、討論:從價值鏈到價值網絡
2、我們賴以生存的
3、用三句話掌握隱喻法
4、四種強大的隱喻
5、我自己的案例:從戰(zhàn)略落地到知識管理
6、案例研究:如何把零散的7個要點,做成一個形象的整體?
7、小組練習:我們的什么像……一樣?
各小組演示自己的圖,引導全體從不同的圖中發(fā)現?
十、實際做自己的案例、現場指導
培訓師介紹:臧賢凱
臧賢凱實戰(zhàn)經驗
近20年企業(yè)創(chuàng)新與管理經歷,從2002年開始研究被稱為21世紀溝通語言的視覺思維理念、方法和工具,2007年用博客率先在國內介紹視覺引導技術,通過會議引導、項目咨詢、培訓和信息設計等服務,幫助提高團隊生產力,促進企業(yè)持續(xù)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專業(yè)背景
2012年引進并翻譯國內第一本圖像引導專著《視覺會議:應用視覺思維工具提高團隊生產力》,國際引導者協(xié)會(IAF)會員。
轉載:http://xvaqeci.cn/gkk_detail/17808.html
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 臧賢凱
教練技術內訓
- 管理教練的輔導技術 江蓉來
- 專業(yè)銷售教練與輔導技巧 韓金鋼
- Mentor輔導與教導技巧 侯春梅
- 重新定義—新時代好師父 賴豐
- 教練式業(yè)務技術 劉子滔
- 關鍵對話:用教練技術提升領 孫安達
- 教練式“師帶徒”輔導訓練營 侯春梅
- 師帶徒——卓越導師成長計? 朱寧川
- 企業(yè)教練法——如何指導和評 賈春濤
- 教練式情景管理 羅朝平
- 以成果為導向的員工輔導與反 徐棟梁
- 激勵與教練式技巧輔導 唐振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