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Syllabus
教練輔導的課程
學員收益:
學習教練技術能夠幫助企業(yè)管理者掌握“以人為本、以結果為導向”的教練式對話的輔導流程,擺脫以往指導式的管理模式,用“激勵”代替“指令”,用“提問”代替“給答案”,幫助員工創(chuàng)造愿景和目標,并且開發(fā)多種策略來實現(xiàn)這些目標。在與員工合作/共創(chuàng)的過程中,提升員工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獲取他們在工作中的*效能,基于個人成長及領導力的全面提升,促使有效地貫徹公司戰(zhàn)略,大幅度提升組織的經營績效。
課程大綱
第一單元:為什么要成為教練型管理者
【破冰活動】體驗教練對人的賦能之力
一、教練的起源
1. 第一代教練運動的發(fā)起人:添 高威(Tim Gallwey)
2. 添 高威(Tim Gallwey)P=p-i公式 即:績效=潛能-干擾
3. 教練在企業(yè)中的應用
【案例】教練式管理是怎樣讓IBM創(chuàng)造563%的績效提升
【案例】教練式管理給NISSAN營造了一個創(chuàng)新性的經營模式及企業(yè)文化,將企業(yè)從巨額虧損轉變?yōu)楦哳~贏利。
4. 教練輔導歷程(Robert Dilts)
二、什么是教練
1. 體驗:賦能的教練對話
2. 教練式對話與傳統(tǒng)對話的不同
3. 激發(fā)的秘訣
【體驗】激發(fā)自己的對話
【體驗】激發(fā)他人的對話
4. 教練的工作模式:創(chuàng)造愿景畫面
【視頻欣賞】教練是如何工作的
【體驗】成功畫面
三、教練與其它角色的不同
1. 教練與經理人
2. 教練與培訓、咨詢、心理輔導的區(qū)別
四、教練型管理者在企業(yè)的角色
1. 針對領域組織變革、關鍵員工的能力發(fā)展
2. 進行“能力發(fā)展”的對話流程
3. 差異比較-“解決問題”vs“發(fā)展能力”的對話
4. 如何設定“發(fā)展能力”的目標
5. 協(xié)助教練對象完成PDP(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個人發(fā)展計劃)
第二單元:教練型管理者的基礎能力
一、認識教練的4大能力
二、教練式聆聽
1. 阻礙聆聽的四大障礙
2. 體驗演練:聆聽的障礙
3. 有效聆聽的三大要素
測試:區(qū)分事實與判斷
聆聽練習:1對1 演練及3人小組演練
三、教練式提問
1. 教練式提問準則
2. 體驗提問:Do’s & Don’t’s
3. 教練式提問4步驟:“要什么、是什么、為什么、做什么”
4. 運用4步驟演練:如何育成“教練型經理人”,①從自身角度,②從組織角度
四、反饋與認可
1. 教練式反饋的特征
2. 教練式反饋的作用
練習:“輔導周工作總結”,對下屬的工作進行教練式反饋
3. 教練式認可的特征
第三單元:教練輔導實驗室
一、導師教練對話示范
二、現(xiàn)場教練對話示范
三、三人小組模擬教練輔導-輪流擔任
1. 教練型經理人
2. 被教練者
3. 觀察員
四、演練結束后互相反饋,講師點評
五、案例:“表揚下屬激勵更高目標”,運用“認可、聆聽、提問、反饋”技術
第四單元:教練式領導力成長營項目(Coaching Leade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 CLDP)
1. CLDP教練項目結構介紹及CLDP成效模型
2. “關鍵員工能力”提升效果排名
3. 案例分享-CLDP項目
4. 教練的效益
課程總結:收獲/總結
1. 今天學到什么?留意到什么?體驗到什么?
2. 分組討論-如果成為“教練型管理者”,能夠為自己、下屬和組織帶出什么價值?
教練輔導的課程
轉載:http://xvaqeci.cn/gkk_detail/277468.html
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 于麗萍
教練技術內訓
- 激勵與教練式技巧輔導 唐振瑋
- 管理教練的輔導技術 江蓉來
- 教練式業(yè)務技術 劉子滔
- 《教練式*—向下管理》 鮑春婷
- 教練式“師帶徒”輔導訓練營 侯春梅
- 企業(yè)教練法——如何指導和評 賈春濤
- 關鍵對話:用教練技術提升領 孫安達
- 以成果為導向的員工輔導與反 徐棟梁
- 教練式情景管理 羅朝平
- 師帶徒——卓越導師成長計? 朱寧川
- 重新定義—新時代好師父 賴豐
- 專業(yè)銷售教練與輔導技巧 韓金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