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做新消費,然后來滿足年輕人的需求的話,我們應該如何去操作?說的簡單一點,就是用年輕人然后來服務年輕人。一個企業(yè)當中,一幫60后、70后的老板和高管,然后來開發(fā)了一個產品來滿足90后和00后的市場需要,這能賣得出去嗎?他們能喜歡嗎?就相當于父母給孩子買衣服,絕大部分人的孩子不會真心喜歡一樣。你都讀不懂。00后、90后,你怎么能夠開發(fā)人家喜歡的產品呢?你哪來的自信呢?那怎么做呢?非常簡單,你就直接用90后不就行了嗎?用最懂消費者的人,然后來開發(fā)他們喜歡的產品。
你可能就會說90后如果來開發(fā)產品,他們的經驗不足就有可能會犯錯。你想想一個企業(yè)當中還有比老板犯錯多的人嗎?老板不就是在一次次的錯誤當中成長起來的嗎?結果就是你允許你自己犯錯,不允許別人犯錯。結果別人一犯錯,你開掉了。企業(yè)當中連新人都沒有了,他哪來的創(chuàng)新呢?我們應該如何去洞察90后、00后的消費特征?我們應該如何選擇90后的員工呢?這兩個問題的背后,其實的邏輯是一樣的,我們把它總結為三個狠,第一個叫很新,第二個很酷,第三個很潮。
1、什么叫狠心?具體表現(xiàn)的就是用詞上。如果你招一個員工,你就看看他的用的詞語,是不是新的詞語。一個人老去,先從他的用詞開始,當他用的詞兒都是上個時代的這個詞語的時候,你就知道這個人已經老了,無論年齡大小,他已經老了。所以你要學會欣賞和聆聽90后的族群語言,消費語言。
2、第二個很酷,有自我才會酷。沒有自我的人怎么能酷?所以有自我的背后就是他自信,他敢于表達自我。如果他都沒有自我,他就沒有自信,沒有自信他就不敢表達自我。一個不敢表達自我的人,他是酷不起來的,他就不敢再穿衣風格和語言結構,各種配飾上,然后塑造自我,表達自我。
3、第三個很潮,你去看他的自我發(fā)型、配飾等等,包括他使用的軟件聊天的工具。都在迎合這個潮流背后,就是社會認同原理和被淘汰的危機。他的穿著發(fā)型、各種配飾,交流語言,使用的軟件,都是他表達自我的特征。然后以這個特征來獲得同齡人的認同,同時又怕被他們淘汰。所以很新很酷,很潮,這是年輕人的特征,也是你應該選擇年輕員工的相關的特征。
轉載:http://xvaqeci.cn/zixun_detail/122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