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Common/new/images/tb3_1.jpg)
![](/Common/new/images/tb3_2.jpg)
![](/Common/new/images/tb3_3.jpg)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Syllabus
輿情管控聲譽風險管理
課程背景
5G被譽為“數字經濟新引擎”,4G時代形成的自媒體生態(tài)將可能再一次被顛覆。5G 的普及意味著一個萬物互聯(lián)的高速移動互聯(lián)時代來臨。很有可能讓媒體發(fā)展方向再一次被改寫,包括超高保真媒體、現場實時體驗、用戶自制內容與機器自動生成內容上傳、沉浸式與集成型媒體、協(xié)作式媒體內容生產等多種新型媒體傳播方式和渠道的產生,勢必對輿情的管控產生深遠影響。
因此銀行必須高度重視聲譽風險管理,應當積極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優(yōu)化流程,改善客戶體驗,以提升銀行服務競爭力。銀行人員應充分掌握危機處置和輿情應對的技巧,預防為主,處理為本,有效化解難題。
課程對象:銀行人員等
課程大綱
第一講:5G時代新媒體發(fā)展及網絡輿情
一、充分認識輿情,重視聲譽風險
1、5G時代新媒體的發(fā)展影響力分析
2、新時代網絡輿情及其傳播特點
3、銀監(jiān)會關于加強網絡輿情管理工作的相關要求
典型案例:網絡輿情處置不當引發(fā)重大聲譽損失的
第二講:識別風險隱患,預防化解危機
一、當前聲譽風險事件易發(fā)類型及特點:
1、銀行服務水平和質量引起投訴事件
2、銀行的過失行為或誤導使消費者對銀行的信譽產生懷疑
3、產品收益現實與預期的落差易導致風險事件
4、收費問題的爭議不斷加深了客戶對于銀行強勢形象的看法
5、個別媒體的誤導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6、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使銀行置身巨大輿論漩渦
7、自媒體不實消息引發(fā)銀行重大經營風險
二、聲譽風險發(fā)展的四階段及管控要點
1、潛伏階段
2、升級時期
3、擴散階段
4、消退時期
三、聲譽風險事件處置措施與技巧
1、溝通安撫當事人情緒、事件調查及排查
2、報道內容核實、對外口徑確定
3、媒體溝通、輿情監(jiān)測和研判、發(fā)布公告、確定媒體對接人
4、請求權威機構支持、請求權威人士幫助、召開媒體溝通新聞發(fā)布會
5、法律途徑維權、正面輿論引導、轉移公眾焦點
第三講:當前聲譽風險熱點事件及處置要點
一、經營管理中加強合法合規(guī)建設
1、包商銀行被接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2、農商行被罰225萬:發(fā)放貸款被挪用購房
3、違規(guī)發(fā)放貸款銀監(jiān)局罰款4.62億
二、服務中的風險點(典型案例)
1、客戶存款莫名被扣,銀行解釋不清
2、ATM機吞錢不入賬工作人員“懶得理”
3、“最牛”銀行工作人員
4、中風老人親自取錢猝死銀行
5、客戶起訴某股份制銀行歧視殘障
6、銀行窗口不予受理,強行要求ATM辦理
三、營銷業(yè)務中的風險點(典型案例)
1、客戶起訴銀行成功索賠買基金虧損
2、某銀行上海分行網點保險理財風波
3、銀行遭客戶起訴案
4、銀行員工離職前殺熟,老人百萬儲蓄恐打水漂
5、拒絕贖回導致產品巨虧,渣打代客理財深陷
四、員工問題產生的風險點(典型案例)
1、銀行員工自媒體罵客戶被辭退
2、清潔工與銀行糾紛上電視
3、失主跑斷腿,銀行不吱聲
4、某銀行職員被判14年徒刑
5、客戶個人信息被惡意利用
第四講:做好充足準備,輕松應對媒體
一、建立防范意識,避免輿情隱患
1、擅自發(fā)布發(fā)表有損銀行業(yè)聲譽的言論
2、私自用銀行員工身份認證社交媒體個人賬號
3、在社會化媒體發(fā)布有關的敏感信息
4、隨意編造、不轉發(fā)各類謠言和不實信息
5、對外發(fā)布與輿情相關的內容或接受媒體采訪
6、擅自對外提供內部掌握的文件、資料
7、做有損銀行聲譽的事情
二、媒體受訪技巧及規(guī)避話術
1、索要采訪提綱、采訪申請表
1)接待時的客套話術
2)重大敏感問題規(guī)避話術
2、媒體接待的五個要求
1)接待人員態(tài)度良好,正確引導接待記者
2)保持敏感,及時關注“不正常”的客戶并確定身份
3)不得表明“拒絕訪問”的態(tài)度,避免斷章取義
4)不得采取“不理睬、不搭理”或沉默的策略
5)發(fā)現媒體及時上級,并統(tǒng)一口徑
三、接受記者采訪話術技巧
第五講:聲譽風險事件處置案例演練
分組案例討論與演練
點評與總結
輿情管控聲譽風險管理
轉載:http://xvaqeci.cn/gkk_detail/282732.html
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 包亮